论文摘要: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是由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它体现在个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现代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贫乏,吝化底蕴浅薄;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等现象,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培育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人文精神是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思,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我国古代人文精神来自儒家《老子》的“为道”以及《庄子》的“体道”,主要是从人的道德属性来诠释人文精神,体现为通过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古代的大学人文精神理念,为《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人文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
近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在20世纪初积淀为一种传统,那就是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主体自身的尊重和反思,对真善美和自由的追求精神。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体现为: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求索精神;厚德载物、互助谦恭、奋发不屈的道德精神;和而不同、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无私奉献的责任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种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珍爱生命、积极向上、豁达开朗;求真务实、勤奋学习;自强、自立、自主;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追求精神。在人与人层面上表现为: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善解人意、知情达礼、与他人友善相处、人际和谐;从观念到行动都能做到“由于我的生存而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在人与社会层面上表现为:遵守社会规范;关心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有奉献精神和行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人与自然的层面上表现为:热爱大自然;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状
(一)人文知识贫乏,文化底蕴浅薄
在大学校园中,文科的学生们不懂得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大有人在,理工科学生不懂得什么是GDP和文艺复兴的也不乏其人。人文知识的匮乏,文化底蕴的浅薄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造成了他们理解领悟能力差,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各种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思维方式死板,思路狭隘。
(二)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
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发展和思想解放。面对商品市场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们的善恶是非分辨能力和价值取向受到了严峻挑战,许多人陷入了迷茫和空虚中。
价值观扭曲,善恶是非模糊。他们喜欢那些用肤浅的文字批判一切、贬低一切、否定一切、迎合低俗心理、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作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博雅文化不感兴趣,缺乏鉴赏能力,却追捧矫揉造作、搔首弄姿、歇斯底里的逋俗歌星的演唱,欣赏虚幻离奇的鬼怪故事,迷恋充满色情和暴力的小说、游戏。
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空虚萎靡。在科学技术无所不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当大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商品堆积和炫目的文化快餐,从而有可能获得享受和满足的时候,他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向金钱和物质享受倾斜。一部分学生把买豪宅、购名车、出国定居、锦衣玉食作为自己的追求。在一部分学生眼里金钱成为唯一的追求,良心、美德、人性、人伦、人格这些人最宝贵、最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的东西成了金钱的等价物。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里面的善恶是非观,一直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安得广厦千万间”所反映出来的高尚情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天的大学生缺乏的正是这样崇高的思想和志向。当电影《董存瑞》中的英雄董存瑞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口号时,台下竞有少数大学生哈哈大笑……在许多大学生身上找不到“天之骄子”的骄傲与为国家建设而献身的崇高。
(三)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
心理失常、感情荒漠化现象。有些学生不论是对地球上的生物,还是对父母乃至对自己的生命,都缺少热爱、亲情、温情、同情。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一些大学生杀害亲人、同学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和心理失常,令人痛心。
一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从不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回报。某些大学生性格孤僻,行为乖张,缺乏合作意识,他们意志薄弱,在挫折和打击面前手足无措,在心理上急进、狂躁,做事无恒心毅力,执拗偏激,容易走极端。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上述种种,给我们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刻不容缓。
随机阅读
- [高等教育] 向哈佛学什么
- [高等教育] 探析普通高校开放式办学的
- [高等教育] 简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
- [高等教育] 简析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几对
- [高等教育]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
- [高等教育] 浅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高
- [高等教育] 浅论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
- [高等教育] 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
- [高等教育] 浅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 [高等教育]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可行
- [高等教育] 浅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
- [高等教育]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 [高等教育] 浅析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初
- [高等教育]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大学毕业
- [高等教育] 浅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视
- [高等教育] 浅谈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系
- [高等教育] 浅谈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重
- [高等教育] 浅谈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
- [高等教育]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 [高等教育] 论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
- [高等教育] 试论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课
- [高等教育] 浅谈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和
- [高等教育] 试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
- [高等教育] 浅析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
- [高等教育] 关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 [高等教育] 探析大学生在大学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