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樂在戏曲樂队中占有“半壁江山”,是戏曲樂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击樂的组成,主要有如下几大樂器:
一、鼓。包括单皮鼓、堂鼓、花盆鼓等,均由鼓师操纵。鼓师也称“司鼓”或“打鼓老”,实际上是整个樂队的指挥(过去戏曲樂队无指挥)。鼓师左手敲击檀板,右手以鼓签击单皮鼓,有时两手同时执鼓签,交替击鼓。打击樂与管弦樂的起停、徐疾、轻重,均由鼓板的动作和姿势来指挥。鼓师要密切配合演员的表演,掌握全剧的舞台节奏、制造舞台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因此鼓师的重要性是十分明显的。
1.单皮鼓。也简称“单皮”,又称“板鼓”“小鼓”,因用单面蒙皮,与一般鼓两面蒙皮不同,故名。打法分有声的底鼓,如单签、双签、轮奏、打板等:无声的手势,如指、边、扔、撇、按、划、撤。领、分、抄、扬等,是鼓师指挥整个樂队的主奏樂器。
2.堂鼓。也称“同鼓”,用于渲染气氛(如战争、升帐、升堂、刑场等)。
3.花盆鼓,也叫“南堂鼓”,因形似花盆而得名,京、评剧中常用于[反调]伴奏,增强悲凉气氛,也用于大场面的武打。
二、大锣。击法分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突变情节的气氛渲染。
三、小锣。击法与大锣相似,也分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用于文人、女士或滑稽人物上下场,并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
四、钹。又称“铜钹”“铜盘”。据考,系由印度传入中国。又有“铙钹”之称,因其形制大小不同,大者谓之“铙”,小者为之“钹”。又分水镲、小铙、大铙、吹打钹、云锣等。
1.水镲。也叫“普钹”“宫钹”“小钹”“齐钹”“荷叶”等,名称繁多。主要用于按节拍。
2.小铙。也叫“走边铙”,俗称“擦锅子”,常用于黑夜行走,渲染气氛,故名“走边钹”。
3.大铙。又叫“大钱”,用于渲染气氛,常状巨浪声、风声等。
4.吹打钹。也叫“哑钹”,常用于唢呐曲牌伴奏中,主要是按节拍。
5.云锣。也称“十面锣”“九音锣”,由10个固定音高的小铜锣组合而成,并按音阶之高低编成一组,用于伴奏或合奏。
五、撞钟。也叫“星”。形如酒盅,故也称“撞盅”,常用于戏曲中反调的过门中。
戏曲打击樂的主要艺术功能,有以下四点:
其一是打程式。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程式化,打击樂同样与程式化紧密相关,具体与集中的体现就是“锣鼓经”(简称“锣经”),即用各种打击樂组成许多不同的谱式与套路,以表现不同的功能。如“四击头”用于“亮相”,“急急风”用于“圆场”等等。
其二是打节奏。打击樂以鼓为中心,掌握着全剧的节奏,演员唱腔的节奏,俗称“尺寸”,全靠鼓来掌握,其中不同的板式,如[快板][慢板][流水板][散板][摇板][闪板][垛板][原板]等等,全靠鼓来掌握。
其三是打气氛。制造戏剧气氛是打击樂主要艺术功能之一,在这方面,打击樂具有独特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阴锣”表现黑暗的气氛;“九锤半”表现匆忙的气氛;“长尖”表现迟缓的气氛;“碎锣”表现雅致的气氛;“紧锤”表现急迫的气氛等等。
其四是打情绪。打击樂紧紧为塑造舞台艺术形象、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服务。如“叫头”用于人物情绪激动而呼号、控诉时;“哭头”用于人物哭泣时;“乱锤”表现人物焦急、烦躁、紊乱的心境等等。
当然,“锣鼓经”并不是僵化的,而应当是灵活运用,特别是新编历史戏与现代戏中,打击樂更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如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唱的“手提红灯四下看”后,打击樂用了“纽丝”,并采用波浪式结构,打出戏剧情节与人物情感的起伏,就是成功的范例。
随机阅读
- [音乐] 从音乐制品的发展看摩梭音
- [音乐] 论古筝的定弦与调式音阶的
- [音乐]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
- [音乐] 浅析情感维度下的声乐教学
- [音乐] 浅谈宋词音乐对曲式手段的
- [音乐] 在古筝演奏中如何发挥高水
- [音乐] 谈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
- [音乐] 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幼儿音乐
- [音乐] 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
- [音乐]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音乐] 现代化表现戏曲化
- [音乐]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
- [音乐]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
- [音乐] 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
- [音乐] 中国音乐:跨世纪的后殖民
- [音乐] 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 [音乐]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 [音乐] 试论数字音乐及在线音乐的
- [音乐] 浅谈西方现代音乐个性的传
- [音乐] 开创现代古筝演奏法先河
- [音乐] 浅谈音乐赏析让音乐走入学
- [音乐] 由当前古筝考级现象引出的
- [音乐] 幼儿音乐舞蹈教学模式的探
- [音乐] 构筑音乐与心灵之间美的桥
- [音乐] 音乐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表
- [音乐] 浅析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